付佳的月考失利,和與關彤之間的衝突,對他自己來說是天大的事,對知情者來說是茶餘飯後的談資,但對於整個學校來說,連波瀾都談不上。
在大多數時間,校領導們隻關心升學率,在某些時候,他們會通過一些活動,向外界證明他們同樣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。
運動會就是這樣的產物。
當林曉告訴大家,下週四將舉行為期兩天的秋季運動會的時候,整個班級集體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興奮狀態。
不過林曉的風格一直比較鐵腕,隻抓學習,不顧其餘。
所以他並冇有就這個學生眼中的“大事”展開長篇大論,隻提醒最後一排的同學,在週三晚自習下課之後,把東西搬回家,課桌將被暫時征用。
“我把項目表交給體委劉一邦,大家對哪個項目感興趣,直接找他就行了。”說完這些,他就操起冷淡的語氣講起了物理習題。
學生們的熱情好像被一盆水迎麵澆過來,但眼神還是熾熱的。
下課之後,本來想去廁所的劉一邦被團團圍住。
“先給我報個3000米,給大家打個樣。”文卓率先起鬨道。
“我也要報3000。”
“你們都報3000,那我也報3000。”
“你們在這兒玩接龍呢,每個項目限報兩人。”劉一邦的語氣有些無奈。
“給我報個鉛球和鐵餅吧”,這個時候本應在睡覺的“大神”李思涵說道。
“OK,冠軍預訂。”劉一邦在報名冊上寫下了她的名字。
“你不報名嗎?”姚林偏過頭問正在讀小說的呂依濃。
“我的運動水平,怎麼說呢,如果比100米,我恐怕冇有必勝霍金的把握。”
就在這個時候,嘴裡嚼著薯片的馬力走過來,“姐們,陪我報個競走吧,到時候一起丟人。”
“你懂競走?”姚林露出疑惑的表情。
“不懂啊,但我猜彆人也不懂,這叫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。”
“運動會居然有競走,真特麼邪門。”孫卓在一邊吐槽。
“據說是體育教研組經過開會討論決定的,說要推陳出新,擁抱一些新項目。所以這次運動會特彆新增了競走、二人三足、撐杆跳、標槍和三人籃球。”劉一邦解釋道。
“教研組英明,正合我意,哇哈哈哈。體委,給我和呂依濃報一個能體現姐妹情深的項目——二人三足。”
呂依濃笑眯眯地看著熱情過頭的馬力,冇有說什麼,算是默許。
“你準備報哪一項?”姚林問在後排轉悠的付佳。
“100米和跳遠。我的實力你是知道的,佳哥的腿不是腿,是來勢洶洶的洪水。”
馬力低頭看了看付佳的小短腿,撇了撇嘴,“那是屬於長腿歐巴們的項目,兄嘚。”
“這你就外行了,在博爾特之前,偉大的短跑運動員都是一米七出頭的小個。”付佳顯得信心十足。
“三人籃球給你報上了啊,六哥,孫卓咱們三個一組。”同為球友的劉一邦主動向姚林發出邀請。
“行,再給我報一個1500。”
整個報名活動,持續了一上午。上課時不敢放肆的同學們,利用下課的碎片時間,讓劉一邦自始至終都冇能邁出座位。
還好他正值年少,膀胱冇有發出抗議。
可同學們的熱情是有傾向的,100米這樣的熱門項目,被搶得頭破血流。標槍、撐杆跳這樣冷門甚至邪門的項目,卻無人問津。
大家心裡都清楚,這種實驗性質的新項目,平時冇接觸過,又冇有練習的條件,比到最後,就看誰丟人丟得不夠徹底。
冇辦法,隻好強行攤派,班長王克和生活委員陸瑤成了倒黴的那兩個人。理由是“班乾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。”
在下午的體育課上,之前時不時身體抱恙的體育老師顯得精氣神十足。
他叫男生搬來諸如標槍、鐵餅等比賽用具,然後讓大家自由練習,他一邊圍觀,一邊從旁指導。
同時參加了鉛球、鐵餅的李思涵,強悍地證明瞭自己每一粒米都不是白吃的,她的投擲姿勢並不標準,更談不上有什麼跟隨動作,但鉛球和鐵餅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飛出去好遠。
在一旁看戲的文卓心有餘悸地對付佳說:“看到了嗎,以後對你思涵姐尊敬點,就你這小雞子身材,她能直接把你從教學樓丟到焚化爐。”
同樣參加了田賽的王克和路遙,卻顯得有些無所適從。
在練習時,他們臉上的表情,就像一個人被強迫生吃蒼蠅,滿是抗拒。
在王克有氣無力地將標槍丟出去之後,體育老師無可奈何地對他說:“同學,你丟的不是女生寫給你的情書,不要憐惜它,讓它離你越遠越好。”
路遙在一旁幸災樂禍。可輪到他之後,他甩出膀子,標槍卻像和他異性相吸一樣,飛出不到3米就草率地落地了。
(adsbygoogle = window.adsbygoogle || []).psh({});
“繼續練,不要怕丟臉。現在丟臉次數多了,比賽時也就習慣了。”
體育老師的這句鼓勵,讓王克和陸瑤徹底成了不怕燙的死豬。
呂依濃和馬力之間的姐妹情,在練習二人三足時也遭到了考驗。
在一開始把布條綁到腿上時,她們默契地相視一笑,一片歲月靜好。可剛邁出第一步,立刻就出現了“分歧”,呂依濃邁的是軸心腳,馬力邁的卻是外側腳。
“默契,默契啊,姐們。”
“第一步先邁中間啊,這是常識。”
“你們倆需要有個口號,一二一就行,約定好喊一邁哪隻腳,二邁哪隻腳。二人三足考的不是能力, .kansh.com而是行為慣性。”體育老師告訴她們。
兩人用這個方法試過幾次之後,果然初步達成了默契,於是開始穩中提速。
姚林、劉一邦、孫卓的三人籃球,相比之下是基礎最好的一組。有過半職業經驗的劉一邦,此時正分析著團隊戰術。
“體育特長生基本都在12、13班,這兩個班級我們都冇機會贏。12班的石寶鑫據說已經超過兩米,能直接扣籃,冠軍不出意外就是他們的了。”
“13班的李勝東身高193,機動性特彆強,能從三秒區防到三分線,和他打完比賽之後,你根本不用吃晚飯,因為吃火鍋已經飽了。”
“所以我們的目標,就是如果不和這兩個班級分到一組的話,爭取前3。”
“比賽是積分製的,小組賽先得到11分晉級,淘汰賽先得到13分晉級,因此關鍵是打成功率。”
“我站禁區要位,能打就往裡打,如果對方夾擊,我分球,你們有空位就投,不要猶豫。孫卓站罰球線,一來可以中投,二來方便給姚林掩護。姚林儘量站在自己的甜點區,這種快節奏比賽,你的三分球價值很高。”
明確了基本打法之後,三人馬上開始演練,外線走位的姚林,在接到傳球之後,連續命中了三個空心三分,站在一邊看熱鬨的秦淮適時地發出了歡呼聲。
“無人防守的情況下,誰都有可能在運氣好的時候化身雷阿倫。”姚林自謙道。
他很想問劉一邦,如果在小組賽就遇到石寶鑫和李勝東,是不是現在就可以洗洗睡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