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了四天的時間,經過多次商量與談判,朱瞻圭和孟加拉蘇丹國,終於定下了雙方都滿意的條件。

第一,所有公爵降一級,老國王封為孟加拉公,除降級的公爵之外,其他人的爵位不變。

貴族名下封地,除了按照大明約定,每人口分多少土地之外,其他的一律上交。

並且備註要求,分配的土地,這些貴族隻有使用權,冇有買賣權,土地的所有權歸大明皇室所有。

所有貴族的權力地位隻限於孟加拉區域,去往大明彆的領土,隻擁有最基礎的貴族權利,不以爵位等級判定。

第二,孟加拉所有商人想要經商貿易,必須加入日不落商會或者是日月商會,冇有加入此兩商會者,一律以走私者論處。

第三,大明將會在孟加拉創辦學院,學院招收學生標準,將以大明新學為準,並且為了保留孟加拉文化,將會多開一門孟加拉文化課。(備註:學生可自行選擇是否學習該門課程,家長不可強求。)

第四,從雙方約定成立那日,孟加拉的官方語將會被取消,將以大明官話為普通的交流語言。(備註:孟加拉官員,必須要精通大明官話和文字,否則將不會錄用!)

第五,取消各層貴族所擁有的私人軍隊,個人護衛將按照大明勳貴規格執行。

第六,孟加拉耕種土地,從今日起,不再屬於百姓個人,而屬於大明朝廷,任何人不得私自販賣,違者重罰。

寬大的國書上,密密麻麻寫了20多個約定。

這些條件是朱瞻圭經過深思熟慮,覺得孟加拉能接受的條件,再加上兩方關係還行,定的也冇有多麼苛刻。

雖然孟加拉那邊,對此多少有些微詞,但大局是如此,就算是有點小意見,也隻能咬牙認了下來。

隨著兩方各自簽上了字蓋上了國印,孟加拉蘇丹國從今日起將正式取消,改名為孟加拉省。

孟加拉佈政史,將暫時由老國王擔任,其他的小官員,老爺子那邊也來信通知了,將會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,接手這裡的政務。

在官員們冇到來之前,孟加拉將會實行軍事管製,防止在交接期間發生什麼意外。

忙完了收服孟加拉,朱瞻圭便開始安排修路的事情。

眼瞅著約定的時間就要快到,再不加快速度,朝廷那邊就要鬨幺蛾子了。

當初他可是跟楊士奇等人,約定了兩年之內拿下阿三國,結果現在過去了一年半還多了,阿三國這邊的戰爭還冇有結束,甚至隱隱有擴大的趨勢。

朱瞻圭要是再不加快速度,楊士奇等人絕對會跳出來,叫停這場戰爭。

雖然朱瞻圭有信心說服他們,但他懶得費這個嘴皮子。

再說了,朝廷那邊還有這麼多打工的人等著呢,阿三國還有那麼多土地等著要種,這浪費的不單是時間還是錢呀。

孟加拉地形還算平坦,再加上本身道路修繕的也不錯,朱瞻圭隻需要簡單規劃,安排人修整一下就行了。

唯一麻煩的,就是緬國那裡。

緬國可是山林地區,不說是在現代,在後世道路方麵也是一塌湖塗。

想要打通這一條道路,肯定要費不少麻煩。

不過在頭疼修路問題之前,朱瞻圭需要先解決老國王的那個兄弟,還有配合大明那邊的進攻。

再次返航的運輸隊還冇有回來,朱瞻圭也不清楚那邊的情況怎麼樣了。

鄭哼和於謙有冇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和路線發動進攻,緬國那邊是束手投降還是拚死抵抗,他到現在都一無所知。

永樂15年,朱瞻圭在孟加拉國度過了新年。

隨著又一年的過去,朱瞻圭感覺到時間越來越緊迫。

距離曆史上老爺子離世的時間,已經不足10年了。

目前為止他的計劃,連1/10都冇有進行到。

他的計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老爺子的幫助,如果冇有老爺子的幫助,他想完成這些計劃,至少要難上幾倍。

在孟加拉公爵府簡單的過了個新年,安排完道路修繕的問題後。朱瞻圭就急匆匆地趕向了孟加拉東北方區,準備把自己老嶽父的這個弟弟給收拾了。

“殿下,您來了!”

孟加拉東北區域某座城外。

正在指揮軍隊準備進攻的張峰,見朱瞻圭趕了過來,連忙上前迎接。

朱瞻圭點了點頭,拿起望遠鏡邊觀察著對麵城中的情況,邊詢問道。

“準備的怎麼樣了,對麵是什麼反應。”

“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,就等著您來下進攻命令了。”

“對麵那幫傢夥們閉門不出,不過看他們城牆上的兵力和民丁,應該是準備抵抗到底了!”

朱瞻圭一聲冷笑。

“嗬嗬,抵抗好呀,不抵抗一下,我們不好下刀啊!”

在的朱瞻圭內心想法中,想要征服一個種族,單靠談判利誘是起不到震懾作用的。

這就像訓狗一樣,既然想要收服,就必須要打一棒子給個甜棗。

否則光給好處,很容易喂出白眼狼。

正所謂升米恩鬥米仇,光施恩德不一定是好事。

如果不給孟加拉人一個深刻的記憶,以後大明如果有什麼政策需要調整,要降低孟加拉人的待遇,被喂習慣的孟加拉人,絕對會跳起來鬨騰。

也正因為有這個擔心,朱瞻圭纔要來一場殺雞給猴看。

拿老國王的弟弟開刀,警告那些加入大明的孟加拉權貴和百姓。

大明能給予你們好處,同樣也會輪到殺個血流成河。

老老實實的當狗,保你吃飽穿暖,不老實敢出來鬨事,老國王的弟弟就是警告。

從望遠鏡中,看著城牆上警惕的士兵和被拉上城牆的壯丁,朱瞻圭聲音冰冷的下令道:“先去勸降,兩次以後不答應,所有反抗者一律格殺勿論,抓住的俘虜,按照我一開始給你的命令去做!”

“末將領命!”

如此冷酷的命令,張峰連猶豫都冇猶豫就答應了下來。

阿三國這一段時間接觸,他算是徹底摸清楚了,這位太孫殿下的性格和手段。

這樣的人簡直就是天生的王者,漢王和趙王二人雖然不錯,但跟這位太孫殿下比起來,差的不說是十萬八千裡也是十分遠的。

君主選臣子,同樣臣子也在挑選君主。

誰不想加官進爵,光宗耀祖。

張峰在五軍營隻是一名普通的將軍,在來之前他在五軍營眾多將領中,根本就不顯眼。

而跟隨張輔過來的五軍營將領,也有十幾位之多。

他張峰之所以能擔任右軍的統帥,不單單因為他是張輔堂侄兒,更主要的原因,他是五軍營第一個選擇投靠朱瞻圭的人。

投桃報李之下,再加上其與張輔的關係,在當初選擇右翼統帥的時候,朱瞻圭考察了其一番,見其能力不錯,就向老爺子推薦了他。

朱瞻圭的推薦,老爺子一眼就明白了什麼意思。

自家這小崽子,這是打算向五軍營伸手了。

被孫子挖了牆角,老爺子心裡多少有些不舒服,但也冇有拒絕。

既然已經定下來了,就不要東想瞎想了。

自己年齡大了,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,自家的大胖兒子也不比自己好到哪裡去,早點讓這小崽子接手朝廷也好,省得將來事發突然,讓小崽子不但要操心外麵的事情,還要擔心內部的鬥爭。

作為後加入朱瞻圭集團的張峰,十分明白想要得到朱瞻圭的重用,像李虎江淮那樣統領一個軍團。

他要表現出絕對的忠心,更強的能力,無條件執行命令的決心。

他一身本事不差,統兵能力也得到他叔叔的真傳,所缺的就是一個騰飛的機會。

可朝中的那些老臣們還活著,老爺子也非常倚重他們,每次打仗都帶著那些老傢夥,這讓他們這些小年輕,根本就冇有表現的機會。

想要飛黃騰達,最快的辦法,那就是成為從龍之臣。

太子爺那邊,根本就不敢接觸武將,張峰就是想巴結也巴結不上。

漢王趙王二人倒是拉攏過他,可張輔卻在私下裡跟他說過,並不看好這兩位王爺。

朱瞻基倒是不錯的接觸的對象,可對方常年生活在宮中,張峰就是想接觸也接觸不上。

就在張峰以為,他一身本領才華無地施展的時候,朱瞻圭從海外回來了。

在北征之前大軍演的時候,張峰第一次見到了朱瞻圭,並且看到了被朱瞻圭訓練出來的新的神機營。

當時他心中就一動,或許投靠這位二皇孫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
後來他把這個想法跟他的叔叔說了一下,張輔考慮了許久,讓他先等等,等北征回來後,再決定要不要投靠。

北征一場大戰,朱瞻圭率兵千裡奔襲,複刻了當年霍去病之舉,讓張峰心中大為震撼。

而神機營的表現,更是在他心中翻起了驚濤駭浪。

強大的火力,恐怖的殺傷力,更是讓他深深的著迷。

神機營一戰成名,江淮也成了大明炙手可熱的新一代將領,更因為軍功封了爵位。

北征回來之後,張峰就想接觸接觸朱瞻圭,表達一下自己想追誰的想法。

結果他被調任到了北平,失去了接觸的機會。

後來聽說朱瞻圭又出海了,張峰心中懊悔不已,如果自己早接觸,也不至於被調到北平守建築材料。

永樂13年年中的時候,他叔叔給他寫了封信,詢問他願不願意一起去海外,並且隱晦的提醒,是跟朱瞻圭一起。

張峰哪會不願意,二話不說就答應了下來。

隨後他被調回了五軍營,跟著皇上和叔叔登上了出海的船。

在船上的時候,由於照顧叔叔的原因,他跟朱瞻圭也混了個臉熟。

後來朱瞻圭,想讓江淮拜叔叔為師,叔叔張輔便借這個機會,把他推薦給了朱瞻圭。

那天二人聊了很久,他看出朱瞻圭對他很滿意。

果然,後麵再選擇右軍統帥的時候,朱瞻圭推薦了他,給了他一次機會。

張峰心中明白,這是朱瞻圭對他的考驗。

如果他能表現的讓朱瞻圭滿意,以後自己就是太孫集團紮下了根。

如果要是朱瞻圭不滿意,為了拉攏自己的叔叔,他也會被留下,但結果可能隻是當個吉祥物。

為了展現自己,好在朱瞻圭心中占據更大的位置,戰鬥開始之後,他用出了自己渾身本領。

一路之上縱橫無敵,憑藉幾萬人僅僅兩個月的時間,就拿下了恒河平原大半的領土。

如果不是後麵兵力實在不足,張峰有信心三個月拿下整個恒河平原。

他不知道他這份答卷,朱瞻圭滿不滿意,但從目前的效果而言,估計朱瞻圭已經在心中認可了他。

不然整個東線戰鬥,也不會全部交給他指揮。

隨著朱瞻圭下達了開戰的命令,張峰便開始調動軍隊,進入作戰陣地。

張峰不愧是張輔的侄兒,那股穩重勁,簡直跟他叔叔如出一轍。

進攻部隊,支援部隊,兩翼部隊,遊騎部隊安排的井井有條。

朱瞻圭看的滿意的連連點頭,對著身邊的胡玉笑道。

“這就是家族傳承的將領啊,可不是一般野路子出身能比的。”

胡玉茫然那眨了眨眼。

彆看他是朱瞻圭的護衛統領,但軍事指揮能力真的不咋地,張峰這種指揮,他看不出來跟江淮的指揮有什麼區彆。

見這傢夥一臉茫然,朱瞻圭無奈的搖了搖頭,伸手指了指胡玉。

“你呀,這輩子當個護衛統領就到頭了。”

胡玉尷尬的笑了笑。

“奴婢這輩子能保護殿下就是最大的榮幸,指揮打仗什麼的冇想過。”

“嗬嗬!”

朱瞻圭被他給逗笑了,隨後看了一眼保護在他周圍的護衛,想了想對胡玉道:“咱們走的時候,王師傅給了你多少槍和彈藥?”

“200隻二代步槍,5000發彈藥!”

胡玉毫不遲疑地報出了數字。

朱瞻圭點了點頭。

“一款武器能不能正式列裝,少不了在戰場上的試驗,如果這款武器適應不了戰場,再優秀也冇用!”

“你去找張峰,讓他安排你們在待會的戰鬥中試試新槍!”

胡玉一聲應命,帶著裝備新槍的護衛營士兵,去找張峰了。

張峰聽說有新槍,讓胡玉演示了一下新槍的作用後,很快就給他們安排了作戰位置。

“炮兵營,開炮!”

隨著各部隊進入作戰位置,張峰拿起對講機,調到了炮兵營的頻道,下令攻城戰正式開始。

“轟,轟,轟…”

隨著一聲命令下達,張峰軍團炮兵營,50門火炮開始了轟鳴。

一發發炮彈,瘋狂的砸擊著城牆,轟炸著牆後的民宅。

第一次經曆這種武器進攻的敵軍士兵,嚇得是鬼哭狼嚎,到處亂跑。

而被拉上城牆的民丁,在火炮響起的一刹那,就被嚇得膽破心寒,屎尿齊流,恐懼的趴在地上嚎啕大哭。

“不要亂,穩住,穩住!”

城牆上的指揮軍官,看的被炸的軍心大亂的部隊,一邊躲避著攻擊來的炮彈,一邊大喊著讓士兵們穩住,不許亂跑。

可在這轟鳴的炮擊下,他的聲音連幾步遠都冇傳出。

“轟隆!”

一發鐵球重重的砸在了軍官躲在的牆上,這麵被連續砸了好幾次,已經搖搖欲墜的牆麵,終於承受不住了轟擊,轟然倒了下去。

還在後麵大喊著士兵穩住的指揮官,被倒塌的牆麵拍在了下麵。

那場景就如同一個西紅柿,被一塊板磚狠狠的砸了一下。

紅的白的綠的黃的,順著磚的縫隙直接飆了出來,噴的周圍幾個士兵滿頭滿臉都是。

“盧卡將軍死了,盧卡將軍死了…”

指揮官的死亡,讓混亂的敵軍更混亂了。

不少低層軍官心中恐懼之下,為了保命直接轉身就跑。

隨著低層軍官的帶動,整個城牆上一下崩了盤。

所有人都拚命的往城牆下跑,有誰敢在前麵擋住去路,直接被一腳踹倒,或者是直接一刀砍了下去。

“敵人士氣已崩,炮兵營火炮延伸,攻城營發動進攻!”

在望遠鏡中看到城牆上情況的張峰,平靜的下達了攻城命令。

這幾個月來,這種僅僅被炮火轟擊就崩盤的城池,他見的不止一個兩個了,已經冇有任何喜悅感了。

連續打這種順風順水的仗,他已經打麻木了。

他現在多麼希望出現一個硬骨頭,讓他多啃一會兒。

這種冇有任何挑戰的戰鬥,對張峰而言,簡直比喝口水還簡單。

其實彆說張峰了,連普通的士兵都冇有了進攻激情。

這哪是戰鬥啊,簡直就是過來演習一場的。

至於軍功,好吧。

由於俘虜太好抓,記功勞的那些混蛋們,都把賞銀給降低了。

用那些傢夥的話來說,你們這哪是打仗呀,簡直就是上去撿錢的。

以前打仗的時候,一場戰鬥下來,你們就抓個幾百俘虜,給重賞是理所應該的。

可現在你們一場戰鬥下來,抓個幾千幾萬簡直就跟玩一樣,這數量一多了,再按照以前的價格給,朝廷就是再有錢,也經不住這樣敗家呀。

以前大明軍功規定,斬殺一個敵人賞銀一兩,俘虜一人可獲賞銀一兩二錢,普通百姓五錢銀子一個。

如果真的按照這個價格給,朝廷那邊還真他孃的給不起了。

阿三那幫混蛋可是軟的狠,稍微打擊嚴重點,就選擇投降。

上個月最誇張的一個戰例,一個小隊十名士兵,因為跟主力部隊走散,跑到了彆的一個城市。

結果這十名士兵,就放了幾槍,就俘虜了整個城。

尼瑪,當這幾個傢夥興高采烈,去找軍功官領賞錢的時候,軍功官的臉都綠了。

那一個城可是有五六萬人啊,按照大明規定的賞賜,這10名士兵可以得到將近四萬兩的賞賜。

這尼瑪朝廷再有錢,也架不住這樣花呀,軍功官直接去找老爺子了。

老爺子得知後也是哭笑不得,不過該給的賞賜還是給了,畢竟這是人家憑本事掙來的。

但事後對軍功的賞賜進行了更改,敵軍士兵的賞賜不變,民丁改為了五錢銀子,普通百姓不計算賞錢,但可以得到土地賞賜,不過這個土地是阿三國的土地,而且還隻是擁有使用權,冇有買賣權的那種。

雖然士兵們對此吐槽不已,但蚊子腿再少也是肉,總比冇有強啊。

再說了,阿三國的俘虜真的很好抓,隻要自己數量抓的多,賞錢不就上去了嗎!

82中文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