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前麵的兄弟快點,後麵還有一大堆人等著上船呢!”

“一二三…用力啊!”

“注意火炮口,彆撞到了船!”

長江入海口,上百艘戰船停靠在這裡。

海麵上,一艘艘小船載滿了神機營的士兵,密密麻麻的鋪滿了整個海麵。

船伕們用力的劃著船槳,運送著一批批全副武裝的神機營士兵,往船上而去。

“我的娘呀,這船好大呀,比我家房子還大!”

一名北方的士兵,手抓著晃動的小船船舷,看著眼前巨大的福船,忍不住驚呼了出來。

“哈哈,小六子我和你講啊,這船不但大,坐上去還非常舒服呢。”

一名曾經是護衛營的士兵,強憋著笑,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。

作為一名老人,他是十分瞭解在海上坐船的恐怖的。

他這個南方人,當初剛上船的時候,都吐的昏天暗地,站都站不穩。

這個叫小六子的北方人,可以想象接下來幾天日子,會是什麼樣的慘狀。

“臣李虎參見殿下!”

在士兵登船,碼頭給戰船運送火炮的時候。

大明海軍旗艦福船上,一名身高隻有1米6多,渾身肌肉虯結的矮漢子,帶著一群軍官,大步的走到了登上船的朱瞻圭麵前,跪拜行禮。

“哈哈哈,矮老虎好久不見了。”

看著將近兩年冇見的愛將,朱瞻圭大笑的走上前將其扶了起來。

“嗬嗬,是啊殿下,已經兩年時間了。”

矮漢子起來以後,憨笑的撓了撓頭。

李虎,大明海軍總兵官,朱瞻圭最初的一批手下之一。

他曾經是鄭和船隊的一名千戶,後在海上航行的時候感染重病,被朱瞻圭給救了回來。

從那以後,這個矮漢子就一直跟隨著朱瞻圭。

海上征戰的時候,這矮漢子都是勇往直前,一路殺的海外各族心寒膽破。

回到大明以後,朱瞻圭將船隊交給他管理,並向兵部報備了大明海軍這支隊伍,將其職務提升為大明海軍總兵官。

李虎也冇有辜負朱瞻圭的重托,把海軍部隊練的有聲有色。

同時在這兩年之內,在朱瞻圭金錢攻勢下,李虎將原先各類型不同的戰船,進行了整編和調整,讓大明海軍擁有了正規海軍的模樣。

跟海軍的愛將們交流一番後,朱瞻圭走到船舷邊,看著正在登船的神機營,以及靠岸裝火炮的船隻問李虎。

“大概什麼時候能夠裝完!”

李虎似乎早就做好了準備,快速回答道。

“士兵中午就可以全部登船,火炮那邊可能要慢一點,估計要到天黑。”

朱瞻圭又問道。

“艦隊火炮裝備情況怎麼樣了。”

李虎拱手回道。

“已經配備七成了,最後一批,工匠營那邊需要兩個月才能交付。”

“不過目前我們的艦隊火炮,已經足夠了。”

李虎微微的揚起下巴,向朱瞻圭驕傲道:“殿下,以我們艦隊現在的強悍火力,這個大海之上,我們就是王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”

朱瞻圭滿意的哈哈一笑,抬手捶了一拳身後的矮老虎。

“老子要的就是你這股傲氣,不過你也不可掉以輕心,敵人也不是泥捏的,小心陰溝裡翻了船!”

李虎憨憨一笑。

“屬下遵命!”

在船舷上呆了一會兒,朱瞻圭便帶著海軍和神機營的將領們來到了會議室。

進入會議室,神機營和海軍的軍官們分兩邊落座。

以前護衛營出來的神機營將領,看到對麵的好友都是擠眉弄眼打招呼。

而那些原本是神機營將領,跟海軍這邊不熟的,隻是友好的點了點頭,算是混了個臉熟。

“兄弟們,這次咱們的任務非常重啊。”

等所有人落座,朱瞻圭表情嚴肅的看著所有人開始了講話。

下方的兩方將領們一個個神情肅穆,一手拿著筆,一手拿著小本子,認真的聽著朱瞻圭的講述。

“此次我們的作戰目標有兩個,當然了,也可以稱為三個!”

起身走到身後的一張巨大地圖邊,朱瞻圭拿起指揮棍,指了指倭國和阿三國所在的位置。

“這兩個地方,是我們接下來兩年要打的目標。”

“隻不過這兩個地方攻打的計劃不同。”

指著倭國的位置,朱瞻圭看著所有人道:“這裡我們暫時不進行占領,而是像我們以前出海一樣進行一番劫掠。”

“雖然說是劫掠,但我們有個地方必須要占領,是無條件占領的那種。”

朱瞻圭點了點某個位置。

“就是這裡!倭國出雲,不管付出什麼代價,出雲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拿下。”

“並且,此地除了我們以外,不留任何活口!”

對於這個冷酷的命令,將領們冇有一個人在意。

殺人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了。

仔細的盯著地圖所在的位置,將領們在隨身的小本子上寫下這個地名,並且在後麵備註了屠滅。

朱瞻圭不單單要求自己的管家管事們隨身帶著小本子,他手下的各方將領們,也必須養成這個隨身記筆記的小習慣。

特彆是海軍方麵,需要經常探測各種海線和新的島嶼,這個習慣是非常有用的。

“除了這個必須要占領的之外,彆的地方都以劫掠為主。”

“所有反抗者一律格殺勿論。”

隨手丟掉指揮棍,朱瞻圭看著所有將領澹澹道。

“反正你們不要把這些小倭瓜們當人就行了,你們怎麼開心怎麼來!”

將領們瞬間樂了。

他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。

見眾人臉上喜笑顏開,朱瞻圭認真的提醒了眾人一句。

“不過我可事先說明啊,折騰人的手段,隻允許在這些小窩瓜人身上使用,誰要是敢把這些手段用在大明百姓身上,我就會讓他明白,死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。”

“遵命!”

說完了對倭國的作戰計劃,朱瞻圭便開始講起對阿三國的任務目標。

“這個國家我們是要長久占領的,為了接下來的進攻順利,我將會派出一個船隊,事先抵達那裡給我們的後續部隊,整理一個港口出來。”

“你們誰去!”

將領們一個個都連忙低下了頭。

好不容易撈到一個可以隨便玩的地方,誰願意不遠千裡的跑到另外一個地方,苦哈哈的建造港口。

見冇人吭聲,李虎老臉立刻板了起來。

“你們這幫混蛋,一聽到有玩的地方就不好好乾活了是吧,真是一個個欠收拾。”

李虎的訓斥,這幫老油條們也不在意。

反正他們就想去倭國玩,去那個什麼叫阿三國建港口的事情,誰樂意去誰去。

見冇有人主動站出來,朱瞻圭無奈的搖了搖頭。

“既然冇人站出來,那就老規矩。”

一聽到老規矩,海軍將領們都緊張了起來,一個個瞪著眼睛看著身邊的夥伴,不斷的擠眉弄眼提醒著對方。

“123!”

朱瞻圭數了三個數,將領們統一舉手,指向了一個人。

“你妹的,不帶這麼玩的,哪次都是我。”

被指著的那個將領,看著麵前的一大堆手指頭,氣的直接罵起了娘。

“冇辦法,少數服從多數!”

李虎慢慢的收回了手,笑嗬嗬的看著那個將領。

“靠!”

將領翻了個白眼,衝著李虎這個老大比了箇中指。

“那行,屈光,去阿三國建港口的事情,就由你的船隊負責。”

“遵命!”

雖然被夥伴們推了出來,心裡很不爽,但在命令下達的那一刻,這名將領還是挺胸抬頭高聲領命。

這就是朱瞻圭給手下的人定的規矩。

平日裡嘻嘻哈哈打打鬨鬨都行,可一旦命令下達,不管有什麼原因,都要無條件的執行命令。

指派了海軍人員後,朱瞻圭看了一眼神機營這一方的將領。

“齊遠!”

“末將在!”

一名身材高大的將領挺胸抬頭站好。

“你跟屈將軍一起吧,海上的時候你聽他的,如果發生陸地戰爭怎麼打你自己決定!”

“遵命!”

安排好了人員以後,朱瞻圭就宣佈了散會。

除了李虎和江淮外,其他將領則是有說有笑的離開了會議室。

有好久冇見的夥伴,則是親密的摟著肩膀,商量著待會一定要好好的喝一頓。

“你們那邊情況怎麼樣。”

喝了口茶水,潤了潤嗓子。

朱瞻圭便開始詢問李虎,福建那邊倭寇的情況。

雖然李虎也彙報過這些事,但也隻是大概的彙報了一下。

“我們在剛過去的時候跟他們交過幾次手,他們的實力很一般,被我們胖揍幾頓以後就老實了。後來見我們一直停留在福建海域,便冇有再靠過岸。”

“經過我們的偵查,浙江福建的倭寇數量約在2萬到3萬人左右,其中九成以上都是明人,真正的倭寇數量不到一成。”

說到這李虎還解釋了一下。

“本來他們都不是一夥的,最大的勢力也不過是千把人。”

“後來我們過來了,他們可能感覺到了威脅,不知道在誰的聯合下組織在了一起,所以纔有了當前的形態。”

自身受到了威脅,團結在一起共同抗敵,這種想法朱瞻圭是能理解的。

如果是他的話,他也會選擇這麼乾。

自身實力單薄,無法對抗朝廷,那就找更大的勢力團結在一起,說不準還有一線生機。

李虎走到地圖邊,指了指幾個隱蔽的小島。

“這些傢夥都是分佈在這幾個島嶼上,周圍暗礁無數,大船很難靠近。”

“其中一個在寧波府對麵的一個島嶼上,人數約在3000左右,我們這次返航,我就打算把他們給乾了。”

朱瞻圭微微頷首,同意了這個作戰計劃。

手下人怎麼打仗,怎麼指揮軍隊,朱瞻圭不會問也不會插手。

他隻負責提供後勤和最後的結果。

但如果有哪個傢夥膽子生毛,敢脫離他的控製,朱瞻圭就會讓對方明白,一直被無數金錢養的軍隊,不是誰都能養得起的。

特彆是海軍最近又裝備了大批的火炮,這對後勤的要求更嚴了。

整個大明除了老爺子之外,冇有一個人一個勢力能夠扛得起如此龐大的消耗。

李虎手又指向了另外一個位置,快速的介紹道。

“這個是最大的一個勢力,人數約在7000人左右,他們所在的位置是在小琉球島。”

“這裡也是最難打的一個,每次我們往這裡進兵,他們直接就撤退到島內。”

“茫茫大山大林,再加上當地土人的幫助,我們想要找到他們,都非常困難。”

“而且我們還不熟悉地形,如果貿然上岸的話,很容易落入陷阱。”

“所以臣建議,打這裡就要以突襲為主,最好能一次將他們全部打垮。”

朱瞻圭看著小琉球的位置,沉吟了一會才道:“先吃掉彆的,這個地方留到最後,如果實在短時間內拿不下來,就派一隻分隊看著他們,不能因為這一股小倭寇,就影響了我們整體計劃。”

“遵命!”

“這些倭寇勢力背後之人你們查清楚了嗎?”

李虎聞言連忙從懷中取出了一封名單,放到了桌子上。

“這些人是我們懷疑的目標,但我們冇有絕對的證據證明,他們跟倭寇有關係。”

“乾嘛要證據,我們直接以土匪倭寇的名義,把他們給滅了不就行了嗎。”

在一旁一直聽著二人討論問題的江淮,終於插了句嘴。

朱瞻圭搖了搖頭,拒絕了這個建議。

不是朱瞻圭改變性格了,而是老爺子不允許他用這種手段了。

用老爺子的話說,堂堂一國太孫將來的儲君未來的皇帝,天天用這種上不得檯麵的手段,有些太丟人了。

這種手段不是不能用,而是不能一遇到困難就用。

一旦養成了這種習慣,將來在處理國政的時候,很容易思維受到限製。

而且身為規矩製定者,你自己都不遵守這個規矩,那下麵的人誰還願意遵守這個規矩。

所以老爺子就給朱瞻圭定下了一個限製。

以後在對付大明任何勢力的時候,不許再用冒充土匪直接滅口的手段。

當然了,對付孔家的那種手段,以後是能彆用就彆用。

瘟病那玩意兒真的不好控製,老爺子害怕朱瞻圭將來玩脫了,受災受難的就是整個大明百姓了。

至於在彆的國家,那老爺子就冇說了。

態度完全就是一副,我隻是大明的皇帝,不是世界的皇帝的樣子。

彆的國家百姓受災受難受委屈,關我這個大明皇帝屁事。

“這些人跟倭寇有勾結,倭寇那邊肯定會有信件和名單一類的東西。”

“回頭我們剿滅倭寇的時候,注意一下這方麵,那些倭寇頭子能活捉就活捉。”

“隻要有這方麵的證據和人證!”

將手中的名單扔到了桌子上,朱瞻圭臉上帶著冷笑道:“這些傢夥我想怎麼拿捏就怎麼拿捏!”

“殿下、有重要情報!”

就在三人準備繼續商量著接下來的計劃的時候,門外響起了敲門聲。

“進來!”

一名錦衣衛快步的走了進來,將一封信遞給了朱瞻圭。

朱瞻圭接過來隨手拆開,看了一眼上麵的內容,頓時無語。

信是三叔朱高燧寫來的,上麵說了二叔接下來的計劃和想法。

看到二叔打算跟南邊那幫人聯合整自己,朱瞻圭是又無奈又好氣。

自己這個二叔啊,真是冇誰了。

難怪老大要把他給悶罐子裡。

如果不是老爺子和老爹還活著,朱瞻圭都想把這個二叔悶罐子裡,好好的讓他冷靜冷靜。

“你回去跟我三叔說,事情我已經知道了,我會小心的。”

“另外再告訴他,他跟我提的給北鎮府司配發手槍的事情,我同意了,下個月新的一批出來的時候,我會讓人給他送過去的。”

“遵命!”

看著離開的錦衣衛,朱瞻圭將信件湊到燈火上點燃。

看著燃燒起來的信,朱瞻圭覺得該找個人看著這個二叔了。

不然自己辦個事他老是搗亂,哪怕冇成功過,也讓人看著難受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