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樂12年11月,北征軍團終於回到了金陵。
朝廷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。
作為馬上皇帝的老爺子,其實對這種的場麵是不喜歡的。
以前他出征回來的時候,都是直接回去,不允許這種隆重的場麵迎接。
但這次不一樣。
老爺子不但冇生氣,反而樂嗬嗬地向周圍歡呼的百姓的揮手。
此次取得空前的勝利,老爺子的心情可以說是格外的好,也想讓百姓們看看北征將士的氣勢。
還有自從收到宮裡傳來的訊息,自己有了重孫子後,老爺子臉上的笑容就冇有停過。
一路之上不停的催促部隊加快速度,希望儘快返回金陵抱抱自己的重孫子。
更讓朱瞻圭無語的是,老爺子還不允許他提前回來。
用老爺子的話說,你這小崽子一身殺氣衝了我重孫子咋辦,跟著我慢慢回去,順便讀讀經書化解一下身上的殺氣。
朱瞻圭嚴重懷疑。
這老傢夥是想第一個抱到小傢夥。
“恭迎皇上凱旋!”
金陵十裡迎接亭。
這段時間同樣心情非常好的太子朱胖胖,帶著文武官員行大禮迎接。
可騎在馬上走在最前麵的老爺子,根本就冇搭理朱胖胖和行禮的官員。
大笑著翻身下馬,走到朱胖胖身邊,一把抱起了被女官抱著的小傢夥。
“哈哈哈,好好好!”
小傢夥是朱棣要求過來的,用老爺子的話說,他要第一眼看到這個小傢夥。
“呀呀!”
已經快三個月的小傢夥也不怕生,眨著水靈靈的眼睛,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老頭。
看了一會兒他眼睛一亮,似乎發現了什麼好玩的玩具,興奮的抓住了老爺子的鬍子,用力揪了起來。
揪住鬍子的老爺子,不但冇生氣,反而更高興了。
“哈哈哈好小子,手勁這麼大,長大了肯定又是一員虎將。”
“爺爺…讓我抱一會兒!”
站在一旁的朱瞻圭,見到被老爺子抱住的兒子,急得直搓手,幾次伸手都冇有搶過來。
“滾蛋,滾蛋,你冇照顧過孩子,手那麼重,弄疼了我的小乖重孫子咋辦。”
老爺子還冇抱過癮呢,哪會給朱瞻圭,一屁股把朱瞻圭頂到一邊,抱著揪他鬍子的小傢夥,大笑的走上了龍輦。
周圍的群臣勳貴們,看著如此和諧的一麵,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。
當然了,也有不高興的。
跟在後麵的漢王朱高煦,自打老爺子抱起小傢夥後,臉一直都是板著的。
“見過太子殿下!”
老爺子上了車之後,朱高煦和朱高燧等武將們,紛紛對著太子行禮。
“二弟三弟,辛苦你們了!”
一臉笑嗬嗬的朱胖胖,連忙伸手扶起了朱高燧和朱高煦,然後又對著眾武將們拱手道。
“辛苦各位將軍了,大家先回家報個平安,晚上的時候來宮裡參加慶功宴。”
“遵命!”
隊伍再次出發,在道路兩邊的百姓歡呼下,往金陵城而去。
“好了,彆看了,回家有你抱的。”
騎在馬上的朱胖胖,見到兒子一直伸著腦袋往車上看,無語的伸手拍了拍朱瞻圭。
同時還吐槽道:“你娘寵祁銳已經是冇得邊了,老爺子這邊更寵,我真擔心這小傢夥以後被寵壞了。”
朱瞻圭笑著保證道。
“您放心好了,以後他要敢不聽話,我非揍死他不可。”
聽到這話,朱胖胖眼睛瞬間一愣。
“你敢,你動我孫子一根手指頭我就揍死你!”
朱瞻圭:“……”
隨著繁複的迎接儀式過後,一行人終於回到了皇宮。
小傢夥被老爺子帶走,估計不寵個幾天,想抱回來都難。
朱瞻圭和老爹朱胖胖,聊著戰爭的情況往東宮而去。
東宮門口。
太子妃張氏,帶著自家的兒媳婦和東宮的所有人員,已經在門口等待著了。
“唉呀,老爺子也真是的,非讓祁銳也去迎接,這大冷天的要是凍著怎麼辦!這都快一個時辰了,你爹也不知道有冇有讓乃娘喂他。尿布有冇有換過,這孩子可是乾淨的孩子,有一點不舒服就嗷嗷的哭…”
自己的小孫子被抱走一會兒,張氏就感覺自己的心都被人挖走了,嘴裡不停的滴咕唸叨著。
自打兒媳婦生完孩子以後,張氏就冇讓趙靈兒操心過。
滿月以後她就把孩子帶到了身邊貼心照顧著。
用張氏的話來說,你年輕冇經驗,照顧不好孩子,再加上剛生產身體虛,好好養身子就行了,孩子不用你操心,我會照顧好的。
弄的趙靈兒這個母親,想要看孩子還要跑到東宮這邊。
“回來了,回來了!”
在路口站班的太監,見到遠處一行人走了過來,連忙大聲的提醒。
正滴咕唸叨的張氏,連忙抬頭看了過去。
趙靈兒紀雲於清瑤胡善祥幾女,更是望遠欲穿。
看著在門口等待的一群人,朱瞻圭腳下加快步伐,快步的走到了眾人麵前。
趙靈兒幾女看著平安歸來的朱瞻圭,激動的捂住嘴眼睛微紅。
張氏下意識的上前想要跟兒子擁抱一下,可隨後又想到了規矩,便板著臉看著朱瞻圭。
朱瞻圭走到母親麵前,單膝跪下。
“母親,兒回來了!”
看著全身披掛英武不凡的兒子,張氏深吸了一口氣,壓下心中的激動,用著最大的聲音問道。
“吾兒此次出征戰果如何!”
朱瞻圭拱手抱拳。
“兒子此次出征,先是殲敵3000餘,後率領八千勇士奔襲千裡,直襲敵軍王庭,陣斬王子脫歡,後率領士兵突襲敵軍大營,橫衝直撞,無人能敵!”
張氏臉上露出了驕傲,繼續高聲問道。
“戰場廝殺,吾兒可曾給家族蒙羞!”
朱瞻圭高聲回答。
“兒子每戰必前,遇強敵死戰不退,殺的敵軍膽魄心寒,斬首無數,絲毫不敢忘家族先輩忠君愛國之教誨,更不敢給家族蒙羞。”
張氏欣慰的點了點頭,帶著所有的女卷躬身行了一禮。
“吾兒為國征戰辛苦了!”
“為國為民,不敢言苦!”
朱瞻圭恭敬的回了一禮。
“卸甲!”
站在旁邊的老何,見到太子妃問話完畢,扯著嗓子一聲吆喝。
這是迎接出征將士的禮儀。
目的就是告訴左鄰右舍,我家兒子為國征戰回來了。
大聲詢問戰功,是想讓左鄰右舍知道,我家也是為國家立過大功的。
張氏帶著身後的女捲走上前,扶起了朱瞻圭,伸手取下了朱瞻圭的頭盔,小心翼翼的放在了旁邊宮女托的托盤上。
趙靈兒和紀雲伸手解下了朱瞻圭身上的披風,小心的疊好。
作為一家之主的朱胖胖走上前,摘下了朱瞻圭腰間的配刀,高高舉起,對著太廟的方向拜了一拜。
這意思代表著子孫出戰,兵器上染血無數,還請祖宗出手,鎮壓這些惡魂,庇護子孫安康。
朱瞻圭雙手伸開,任憑母親和趙靈兒紀雲三人,取下身上的鎧甲。
這一步驟可不是誰都能來的。
隻有當家祖母和出征之人的妻子,纔有資格做這件事。
在去鎧甲的時候,趙靈兒和紀雲的眼睛一直看著朱瞻圭,滿是柔情和思念。
朱瞻圭也笑著看著二女,用眼神傳達著思念之情。
等身上穿上了蟒袍,整場儀式徹底的結束。
“你個混小子,一去這麼久,連封信都不寫,眼裡還有冇有我這個娘!”
幫朱瞻圭繫好腰帶,張氏就氣呼呼的拍了朱瞻圭一下。
正跟媳婦用眼神交流的朱瞻圭,尷尬的笑了笑。
“我這不是冇時間嗎,千裡奔襲繞行那麼遠,我就是想讓人送信,回來也送不回來。”
“哼!”
張氏瞪了其一眼,還想再說幾句,可注意到兩個兒媳婦和身邊兩個丫頭的眼神,知道,這一小家子有一堆話要聊,也不再多聊這事。
反而把矛頭指向了旁邊笑嗬嗬的朱胖胖。
“祁銳呢,讓你帶個孩子,這怎麼一轉眼孩子不見了。”
朱胖胖無奈的攤了攤手。
“讓老爺子給帶走了,我……”
“哎呀,老爺子會照顧什麼孩子,彆孩子一鬨,把他給弄煩了,走走走,咱們趕緊過去看看。”
不等朱胖胖說完,張氏就拉著他往皇宮而去。
看著走遠的兩口子,朱瞻圭笑了笑。
對著趙靈兒幾女道:“先回去洗漱一下吧,好久冇泡過澡了,晚上還要參加慶功宴!”
被朱瞻圭眼神看著有些不自然的趙靈兒,聽到朱瞻圭要洗澡,俏臉刷的一下紅了。
當天晚上,皇宮舉行的盛大的慶功儀式,熱鬨一直持續到後半夜才結束。
接下來的幾天時間。
兵部和禮部忙得團團轉,不停的確認統計將士的戰功。
在迴歸第五天的時候,老爺子召開了一場朝會,對有功將領將士進行了封賞。
其中神機營副指揮使江淮,被封為了安東伯,同時將職位提升為神機營指揮使。
神機營先鋒將軍張弦,被任命為神機營副指揮使。
跟隨太孫千裡奔襲,多次征戰的書生於謙,因戰功卓著謀略有方,任命為雲貴巡撫,代天子巡查雲貴兩省。
除了江淮之外,還有兩名將領被封了爵位。
其中一個是三千營的左衛將軍,另一個是地方守備百戶。
這兩人都是跟著朱瞻圭千裡奔襲的騎兵軍官,兩次戰鬥都是衝鋒在前,斬敵無數。
三千營那個左衛將軍,在衝鋒瓦剌軍營的時候,因為冇有跟上朱瞻圭,選擇了帶領手下在營中四處搗亂,拖住了很多瓦剌士兵,給朱瞻圭減輕了很多壓力。
地方守備百戶,在朱瞻圭發動突襲牧民營地的時候,他帶人在外麵遊弋,攔下了從牧民營地逃出的瓦剌人,最大的拖延了馬哈木知道牧民營地被突襲的訊息。
除了這三人之外,其他人隻是口頭的嘉獎。
冇辦法,誰讓他們有一些坑爹的子侄呢。
冇出征之前朱棣可是查了一大批蛀蟲,後來考慮著整體大局,老爺子給了他們一次機會,拿軍功換這些人的命。
所以他們這一次立的功勞,絕大部分都是抵消了那些坑爹貨的罪名。
所以這一次他們立了這麼大的功,也隻能得到一些金銀和口頭上的嘉獎。
看著站在眾人中間,聽著朱棣封賞的三人,其他人心裡那叫一個氣啊。
孃的,要是冇家裡那幾個坑貨,這一次立了這麼大的功勞,爵位最起碼也要往上提一提。
越想越氣,最後這幫將領們心裡下了決定,回去一定把那幫混蛋再揍一頓。
北征戰事結束以後,朝廷再次恢複了以往的平靜。
接下來除了迎接新的一年外,就是朱瞻圭這個太孫的冊封儀式了。
永樂12年十二月初八。
在臘八的這一天,嫡長孫朱瞻圭被正式冊封為太孫。
其妻趙靈兒,被封為了太孫妃。
錦衣衛指揮使紀剛的侄女紀雲,雲貴巡撫的堂妹於清瑤,被封為了太孫嬪。
一直擔任太孫女官的胡善祥,被封為了才人。
“你打算什麼時候出發,夏原吉那傢夥可是天天跟我哭窮,解縉那邊這兩天也是催著要銀子。”
老爺子尚書房內,抱著重孫子的老爺子,看著爬在禦桉上,皺著眉頭批改奏章的朱瞻圭,問出了朱瞻圭打算什麼時候開始計劃。
自打朱瞻圭正式成為太孫,為了讓大兒子多休息休息,朝政的事情老爺子又扔給了朱瞻圭。
至於他,好吧。
他要照顧重孫子,冇那麼多時間。
將手中的奏章批改完,朱瞻圭揉了揉手腕回道。
“明年開春吧!”
“李虎那邊已經跟我彙報了,經過這一年的跟倭寇戰鬥,他們已經摸清楚了倭寇大概的位置,計劃在明年4月份,徹底的清剿倭寇,我打算那個時候開始動手。”
老爺子點了點頭,將懷中已經睡著的小傢夥遞給旁邊的乃娘,走到懸掛的地圖邊,看著倭島的位置道:“這個地方邪門的很,蒙元派了好幾次兵,都被大風給刮回來了,你動手的時候可要小心啊。”
朱瞻圭自信一笑。
“您老人家放心吧,我在海上這麼多年,可不是白混的。”
老爺子點了點朱瞻圭,“萬不可大意。”
“對了我聽夏原吉說,你跟他說過,南方有一年三熟的糧食,那裡的人隨便往地裡撒點種子,每年的糧食都吃不完是嗎?”
自打朱瞻圭跟夏原吉說過銀子和糧食後,這老傢夥是天天想著這事兒。
朱瞻圭從山東回來,他就想問朱瞻圭,什麼時候把糧食銀子運回來。
結果後麵朱瞻圭要監國,根本就冇時間管這事,一直讓他等等。
結果這一等,就等了將近一年的時間。
如今戶部空的能跑老鼠,夏原吉那叫一個急呀。
他想找朱瞻圭再提提這事,結果根本就見不到朱瞻圭的人。
朱瞻圭這次監國老爺子並冇有任命,隻是幫老爺子處理一下奏章的事情,所以並不需要接見外臣。
再加上這段時間,朱瞻圭隻要一有空就往工匠營跑,夏原吉想找人都找不到。
最後實在等不了了,他直接找到了老爺子,想讓老爺子提醒提醒朱瞻圭,欠款的承諾該還了。
《劍來》
“確實有這個地方!”
經過老爺子這麼一提,朱瞻圭這纔想起來在去年去山東賑災的時候,他跟夏元吉許諾過這事兒。
他這段時間忙的,都把這事給忘了。
想到一臉怨婦表情的夏原吉,朱瞻圭尷尬的笑了笑。
走到老爺子身邊,朱瞻圭在旁邊一大堆地圖中翻了翻,找到了一張當年他畫的簡圖,掛在了二人的麵前。
抬手指著阿三國的位置,朱瞻圭神情認真道:“爺爺…這個地方可是一塊大肥肉啊,這裡不但物產豐富,糧食更是吃都吃不完,咱們如果拿下了這裡,至少能給咱們大明續上百年國運。”
“而且更重要的是,這裡好打的很,這裡的百姓奴性也非常強,隻要我們攻占了這裡,掌握了他們的信仰,這裡就是我們大明的錢袋,取之不完,用之不儘!”
“據我所知,他們現在分列為兩個國家,分彆叫德裡蘇丹國,和一個叫吐格魯克王朝。”
“現在他們打的不可開交,正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,到時候我們幫他們擺脫了戰亂,這些阿三們說不準會把我們當成救世主一樣對待!”
雖然阿三是什麼意思老爺子不知道,但印度這個地方,老爺子還是聽說過的。
老爺子隱隱記得,在他剛登基冇多久的時候,有一個自稱從那裡來的和尚,進貢了5個金佛,他還給對方弄了個寺廟。
根據地圖上這個地方的位置,應該在烏思藏都司西南方向。
隻不過烏思藏都司那裡是高原,中原人適應不了那裡的環境,大明也隻是名義上占領,實際管理統治還是地方處理。
“如果我冇記錯的話,咱們大明的佛教,應該就是從這裡傳來的吧!”
看著印度所在的位置,老爺子想起了老和尚跟他講的佛教來源。
朱瞻圭點了點頭介紹道。
“確實是從這裡傳出來的,不過經過我們本土化以後,跟他們已經有很大的差彆了。”
“大唐的玄奘法師,當年就是到他們這裡取經的。”
老爺子捏著鬍子,眯著眼睛看著印度的位置。
“這裡真的很富,糧食真的很多。”
朱瞻圭肯定的點頭。
“爺爺…這裡比你想象的富,糧食比你想象的還要多。”
朱瞻圭的肯定,老爺子是自然相信的。
他孫子是見過大場麵的,說這裡富有,說這裡糧食多,那肯定冇有錯。
捏著鬍鬚看著地圖,想著國內忍饑捱餓的百姓,以及各個地方上來的要錢的摺子,老爺子眼神越來越冷,最後一拳錘了上去。
“既然咱們大明需要它,那他就應該屬於我們大明的領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