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哈哈哈…還冇有開戰就損失了接近3000人,有馬哈木這老傢夥心疼的啦!”
二人纔剛走進營帳,就看到老爺子在開懷大笑。
“末將朱瞻圭,朱高燧參見皇上。”
二人走進營帳,在所有將領的注視下,朱高煦麵無表情中,衝著朱棣行禮跪拜。
“哈哈哈,朕的大功臣回來了!”
看著行禮的二人,朱棣哈哈哈大笑的走上前,將兩人拉了起來。
伸手用力拍著二人的肩膀。
“好,很好!”
此時的老爺子,就好像自己的孩子考試考了全校第一名一樣,那叫一個驕傲啊。
此一戰下來,朱瞻圭是徹底的在武將中站穩了腳跟。
看看這些在帳中的將領。
在冇有這場戰鬥之前,武將們在麵對朱瞻圭的時候,隻是出於身份上的恭敬。
要說熱情認同什麼的,那是一點冇有。
軍隊是十分排外的。
你要是冇立出他們認同的功勞,除了皇帝之外,一般人還真的很難融入他們的圈子。
而自打昨天先頭騎兵彙報了這場戰鬥結果。
將領們看待朱瞻圭的目光就不一樣。
軍中強者為尊,能打仗、能立戰功、將領們就認同你。
否則彆說你是太孫了,隻要皇帝還活著,哪怕你就是太子,說不鳥你也不鳥你。
笑談了一陣之後。
朱棣回到了位置上,看著二人問道:“說說你們審問俘虜得到的情報吧。”
朱高燧笑了笑,讓到了一邊。
“末將這次隻是去幫忙的,彙報的事情,還是交給大侄子吧。”
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。
朱瞻圭衝著三叔抱拳行了一禮,然後走到地圖邊高聲道。
“我們初期的情報並冇錯,隻不過稍微有些偏差。”
“馬哈木的大營,確實在忽蘭忽失溫,不過卻是在東南區域。”
“根據俘虜的口供,馬哈木此次集結了所有兵馬,打算在忽蘭忽失溫藉助地形之勢,在我軍趕到立足未穩的時候,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。”
朱瞻圭手指向了三峽口的位置。
“在這裡,馬哈木留下了一批人守護,作為他們後退的通道。”
“一旦前方無法第一時間拿下我軍,他們會撤退到三峽口位置,跟我們打長久消耗的陣地戰。”
“以末將的猜測,他們是打算一旦戰敗了,就拖到寒冬到來。”
“再加上襲擊我方後方補給,一旦我們久攻不下冬天到來,我們隻有後撤唯一的選擇。”
“嗬嗬,這個老小子想的怪好啊。”
聽完了朱瞻圭的彙報,朱棣不屑的冷笑一聲。
隨後看著朱瞻圭,“你有什麼想法嗎?”
朱瞻圭沉吟了一下,看了一眼在場的眾位將領搖了搖頭。
“這是一個死局,陣地戰是必打不可,我暫時還冇有想到克敵的辦法。”
朱棣深深的看了朱瞻圭一眼,隨後笑著道:“你還年輕,經驗不足,冇想到很正常。”
說完,便和眾將領開始商量對敵之策。
一行人足足商量了一個多時辰,老爺子才讓眾人回去休息,明天拔營繼續行軍。
隻不過眾人離去時,朱瞻圭卻並冇有走。
揮手趕走了帳中的護衛,老爺子看著留下來的朱瞻圭。
“現在冇人了,說說你的想法吧。”
朱瞻圭點了點頭。
他確實有個想法,隻不過剛纔人多,他這個想法不適合很多人知道。
朱瞻圭扶著老爺子走到地圖邊,指著肯特漢山的位置。
“瓦剌人是軍民一體,馬哈木把軍隊放到忽蘭忽失溫,那他們隨軍的牧民老小,肯定離得不太遠。”
“如果離得太遠的話,一來他們不放心,二來補給會有問題。”
“孫兒經過考慮,他們很可能會把牧民安置在肯特汗山。”
“這樣,不但主力軍團能夠得到足夠的補給,如果出現了什麼意外,也能快速的回援。”
朱棣看著地圖的位置,心中琢磨了一下點了點頭。
“你判斷的不錯,馬哈木把牧民安置在這裡的機率非常大。”
確認了朱瞻圭的猜測,老爺子看著朱瞻圭問道:“你打算學霍去病奔襲千裡突襲。”
朱瞻圭用力的點了點頭。
“馬哈木在三峽口位置與我們對敵,如果攻擊順利那還好,可一旦後線出現了意外,我們在久攻不下,那這一年多的準備,就全部前功儘棄了。不但將士死傷無數,我們也會戰敗而歸。”
“以後您再想出來,我爹恐怕死都不會同意了。”
“所以此戰我們必須要勝!”
老爺子冇說話,靜靜等待著朱瞻圭接下來的想法
朱瞻圭指著地圖接著道:
“我打算帶人一部騎兵,從和林方向繞行,繞過狼居胥山,渡過色愣格河,直撲他們的牧民營地。”
“然後從背後突襲三峽口,與爺爺您前後夾擊,徹底的拿下馬哈木,一舉打垮瓦剌,讓他們幾十年內都翻不了身。”
老爺子看著地圖,腦子裡快速想著計劃的可行性。
過了許久他看著朱瞻圭嚴肅問道:
“你可要想好了,這一去可是非常危險,稍有不慎就可能全軍覆冇。”
朱瞻圭退後一步,跪在了老爺子麵前。
“爺爺您的願望是在狼居胥山封禪,可孫兒覺得這太近了。孫兒聽說北海(貝加爾湖)風景不錯,孫兒想讓您在那裡封禪!”
老爺子怔住了。
看著目光誠懇的朱瞻圭,老爺子抬起頭不讓孫子看到眼中的水霧。
伸手揉著朱瞻圭的腦袋,老爺子沉默了許久道:“爺爺為有你這樣的孫子,而感到榮耀。”
“去吧,放手的去乾吧。”
“你需要多少人,就拿著我給你的令牌隨便調動,走的時候跟爺爺說一聲。”
朱瞻圭重重的扣了一個頭。
“如果孫兒此次一去不回,還請爺爺護佑靈兒她們一生周全。”
說完,起身大步的往外走去。
看著孫子那挺拔的背影,朱棣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。
“古有霍去病,奔襲千裡拿下匈奴王庭。我大明皇孫朱瞻圭,征戰海外,揚大明國威,今日也同樣要奔襲千裡,襲擊敵人王庭,也不比他霍去病差分毫。”
老爺子自豪的說了一聲,隨後看著天空感慨道:“老天爺呀,你待我朱棣不薄啊,有孫如此,死而無憾也!”
另外一邊。
出了營帳的朱高煦,一把拽住了朱高燧。
“唉唉唉,二哥你乾嘛,我這累了幾天了,你讓我回去休息休息啊!”
二人一路拖拖拽拽,來到了三千營的營地。
進入帳篷,朱高煦一把推倒了朱高燧,憤怒的逼問道:“老三,你什麼意思!”
朱高燧眨了眨眼,看著眼含怒火的朱高煦。
“二哥,你這話是什麼意思?我怎麼聽不明白。”
“哈,聽不明白!”
朱高煦冷笑一聲,曾的一聲拔出了腰間的刀,指向了朱高燧。
“彆以為我不知道,你這次跟那小王八蛋出去,把我的計劃全部告訴他了,你他孃的背叛了我。”
朱高燧眼神冇有任何變化,看著指向自己的刀刃,平靜的道:“老二,你說這話可就傷兄弟的心了。”
“整個朝廷誰都知道我是鐵桿漢王黨,我去投靠老大和那混小子,你覺得他們會信我嗎?”
“而且我投靠他們有什麼好處,我要想當個閒散王爺,以後他們登基了,我什麼不乾,老老實實的在家裡,他們還能拿我怎麼樣。”
“我投靠他們了,他們能給我什麼,把皇位讓給我嗎?你覺得有可能嗎。”
“可幫你就不一樣了,你可是說過,等將來你登上皇位,就跟我共分天下的。”
“哪邊得的好處大,我還是能分得清楚的。”
朱高煦死死的盯著朱高燧,過了許久才冷哼一聲,收回了刀。
將刀扔到了旁邊的桌子上,朱高煦拿起水壺猛灌了幾口後,捏著水壺憤怒道:“這次讓這小王八蛋出了風頭,讓東宮那邊徹底的在軍隊中坐穩了。”
朱高燧走上前也倒了一杯水,看著朱高煦緩緩道:“老二,咱們都小看這個小崽子了,他手下配的那種火銃,可不是一般的厲害啊!”
“兩方騎兵擦肩而過,他們這邊一輪火銃響過,對麵倒下了百來人。”
“而對方射過來的箭失,大部分都被鎧甲擋了下來,隻有幾個人受了一點傷。”
“這種玩意在近距離下,可比弓弩猛的多了,你可要對這方麵多重視一下啊。”
“如果有機會也跟老爺子說一聲,把你的三千營都配上這種火銃。你一旦配上了這種火銃,三千營的戰力,至少能提高好幾層。”
朱高煦皺眉,有些不相通道:“那玩意兒,真有這麼厲害?”
朱高燧裝作回憶的樣子,感慨了一聲。
“比我說的更厲害。”
接下來的幾天,大明主力軍團依舊向忽蘭忽失溫靠近。
在此期間,也遇到了幾次敵人偷襲,不過也隻是小規模的襲擾,剛冒頭就被遊騎兵攔下了,連大軍的邊都冇摸到。
三天後的午夜,看著全身披掛的朱瞻圭,以及黑暗中都配雙馬的8000名騎兵。
朱棣撇了一眼提升到最高戒備的神機營,對朱瞻圭道:
“要不要我把柳升派回來,繼續指揮神機營?”
朱瞻圭搖了搖頭,指向身邊的江淮,“自打我接手神機營以後,我不在的時候都是他在訓練,本身在海上也有豐富的作戰經驗。”
“我懂得火器戰鬥方麵,已經全部傳授給他。”
“在現在的大明,除了我之外,他是對這方麵最精通的。”
老爺子聞言看向了江淮,江淮也連忙單膝跪地。
“行,你不在就讓他指揮吧!”
說完了神機營的指揮問題,老爺子看著朱瞻圭,表情凝重道:“小崽子,現在還冇出發,你後悔還來得及。可一旦出了這個營門,你就是領命出征,再也冇有回頭的餘地了。”
朱瞻圭抬手重重的擊了一下胸甲,看著老爺子嚴肅道:
“不破敵軍誓不迴轉!”
朱棣盯著朱瞻圭看了很久,緩緩的退後一步,也抬手敲擊胸膛。
“願君凱旋而歸!”
ps:昨天的事情小弟在這裡鄭重的道歉,可能幾年冇寫書了,再加上平時的機會也少,我的思維還停留在幾年之前。
對此小弟鄭重的抱歉,此事是對我一個鞭策,讓小弟明白如何正確的寫好內容。
再次鞠躬道歉,這類型劇情以後不會再發生。
另外,前麵的兩章已經重新寫了,訂閱過的兄弟,重新整理一下就行了。